便秘的檢查方法有哪些?
來源:新鄉華都婦科醫院 作者:新鄉婦科 發表時間:2016-12-02 點擊數:次
便秘是臨床常見疾病,其中老年人發病率較高。人們對便秘在認識上存在誤區,覺得便秘是小病,不值得去醫院,在家隨便買點瀉藥吃就行了。其實,便秘給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。因為人體內的毒素,主要是通過糞便排出體外。長期便秘,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,可誘發炎癥、腫瘤等疾病。

1、胃腸通過試驗
建議在至少停用有關藥物48h后服用不透X線標志物20個后,拍攝腹片一張(正常時多數標志物已經抵達直腸或已經排出),選擇48h攝片的目的是有可能觀察到此時的標志物分布,如多數已經集中在乙狀結腸和直腸區域之內或尚未達到此區域,那末則分別提示通過正常或延緩,如在72h再拍攝一張,若多數標志物仍未抵達乙狀結腸和直腸或仍在乙狀結腸、直腸,則分別支持慢通過便秘或出口梗阻性便秘。
胃腸通過試驗是一種簡易方法,可以推廣應用。如果延長到5-6日拍片一張,其準確性可能增高,但可行性較差,因為多數患者難以堅持而自行用瀉藥。試驗的敏感性降低,尤其是難以判斷便秘類型,除非是作系列攝片。
2、肛門直腸測壓
能提供有無引起便秘的肛門直腸局部機制,例如在力排時肛門外括約肌出現矛盾性收縮,提示有出口梗阻性便秘;向直腸氣囊內注氣后,如肛門直腸抑制反射缺如,則提示有Hirschsprung’s disease;以及直腸壁粘膜對氣囊內注氣后引起的便意感、最大耐受限度的容量等,能提供直腸壁的排便閾值是否正常。
3、肛門直腸指檢
這里強調,肛門直腸指診不僅是檢查有無直腸癌的重要的方法,也是判斷有無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用、簡易手法。尤其是增強的括約肌張力,力排時括約肌不能有所松弛,反而更加收縮緊張,提示長期極度費力排便,導致括約肌肥厚,同時在力排時處于矛盾性收縮。
不要把便秘當小病
便秘其實是一種多科疾病,飲食、疾病、藥物、精神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便秘。但主要原因可歸結為兩種,一是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便秘,如腫瘤、炎癥、結核、息肉等;二是功能性便秘,如結腸動力功能低下,排空紊亂,腸道蠕動功能減退等。便秘患者應該到醫院進行檢查,確診便秘的病因。
如果不做檢查在家自己吃藥,短期內可能有一定效果,但有可能掩蓋病情,貽誤治療時機。
上一篇:便秘的危害有哪些?
下一篇:沒有了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