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想知道為什么每次懷孕都保不住……
聽到“習慣性流產”,不少準媽媽會感到害怕起來。一旦患有此癥,想要保住寶寶可不簡單。
一個31歲的患者因腹痛陰道流血來我院門診就診,查B超發現胎兒已經死亡,立即收入院,住院后詢問病史發現她懷孕2+月,18歲時第一次懷孕,偷偷到當地不知名的小診所進行了人流,手術還算順利,為了不引起家人的注意,沒有好好休息就開始工作。
后來結婚后想要孩子,可是每懷一次到孕2月左右就流一次,這已經是第四次了。
入院后我們為她進行了全面的檢查,發現她的子宮內膜很薄,“缺少肥沃的土壤,受精卵怎能生根發芽”,由此可見,第一次懷孕很重要。
本例患者懷孕四次,第一次行人工流產術,之后三次均在孕2月左右時自然流產,那么怎樣避免再次自然流產呢?
建議本次手術之后檢查夫婦雙方染色體、血型、女方甲狀腺功能、黃體功能等明確流產原因,若為可糾治的原因,在妊娠前積極治療。
對于原因不明者,當有妊娠征兆時,可按黃體功能不足治療。人工流產畢竟是手術,是手術就有風險,應該采取避孕措施減少人流次數。
現在門診有不少年輕人第一次懷孕就輕易不要,以后想要或許再也沒有機會了。
習慣性流產的病因復雜,需要進行全面檢查來尋找病因,其中有大約50%尚無明確病因。
自然流產是孕婦的不幸,但從某種意義上講,自然流產正是人類不斷優化自身的一種方式,也正是對孕育著的新生命進行選擇,優勝劣汰是大自然的法則。
占流產50%以上為染色體異常,胎兒早期流產會減少畸形兒的出生,因此,在保胎前應盡可能的查明原因,尤其是習慣性流產,不要盲目保胎。
應先采取避孕措施,在進行全面檢查和針對性治療后再懷孕,以避免再次發生自然流產。
針對有先兆流產以及以往有自然流產史患者,懷孕后盡早進行保胎治療。
如血HCG(絨毛膜促性腺激素)、泌乳素、孕酮等。若檢測結果異常,則提示可能發生流產,可提前治療。
加強營養,盡量避免一切能引起子宮收縮的刺激因素。
男方精液異常者需要進行治療



















